秋收季节,走在涡阳县临湖镇的田间地头,您会看到一个个花生种植大户和村民洋溢着收获的喜悦。近年来,由于皖北农民“夏季种小麦、秋季种玉米”的传统种植思路,农民收入水平普遍不高。为改变这一现状,涡阳县临湖镇依托“四带一自”民生工程,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该镇结合位于淮北平原中部,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土壤深厚肥沃的特点,经过积极谋划,多方考察调研,寻找出符合临湖镇优势条件的特色种植业——花生种植业。
提前谋划,多方调研。为保证花生种植落地生根,临湖镇在前期咨询征求市、县农业技术专家的基础上,多次到河南正阳花生基地和鲁花集团总部进行实地调研,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确保这项民生工程实施不走样。
成立组织,加强领导。为使花生特色种植业顺利推广,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第一副组长的花生特色种植业领导小组,确保花生种植有人管、有人问。
加强培训,提高技术。邀请县农技专家对全镇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等进行花生种植技术专题培训,并积极邀请安徽大学乡村振兴研究团队夏飞、饶磊两位专家给与规划方案现场培训;聘任鲁花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担任花生种植技术顾问,对于在种植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给予及时指导解决。
加大奖补,畅通销路。打消村民种植顾虑,加大财政奖补力度,对于种植面积超过亩的在省里每亩奖补元的基础上,镇里每亩再奖补元,畅通花生销售渠道,与鲁花集团签订协议,不管市场价如何变化,鲁花集团都会以保底价每斤4元进行收购。今年该镇共种植花生面积2万余亩,每亩花生收货多斤,使农民比传统种植玉米多增加收入2千多万元。
下一步,临湖镇将更加积极学习全国花生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域经验,取长补短,跳出传统花生行业小农经济模式的固化思维。创新思维模式,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利用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基层村组织来整体带动花生产业的种植与发展。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积极争取省市县资金支持,完善花生种植发展的奖补政策。进一步扩大宣传,争取在今年种植2万余亩的基础上,明年翻倍种植,并以点带面,最终实现全域种植,增加农村收入,切实做好民生工程这篇大文章。(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