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皖风浩荡,阜阳起舞

                            

喜大普奔!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在“年重点工作”方面提出诸多事关阜阳未来发展的重要部署。

有效投资、四化同步、产业发展、区域协同......记者梳理发现,这些关键词,将为阜阳的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关键词:阜阳华润电厂二期

报告在“打响有效投资攻坚战、持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方面提出,实施投资项目攻坚行动,并明确提出要“建成阜阳华润电厂二期”。

记者了解到,作为我省基础建设重点项目之一,华润电厂二期规划建设MW超临界燃煤二次再热发电机组总投资超47亿元,计划今年投产。届时,年发电量约66亿千瓦时,年新增产值约26亿元。

用重大项目增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结构。市重点项目管理中心负责同志表示,今年,我市将认真贯彻落实省“两会”精神,聚焦重大项目建设,在扩大投资规模上拉高标杆、奋勇争先。截至目前,全市共谋划编制年重点项目个,年度计划投资.4亿元,计划竣工项目个。其中,工业项目计划投资.3亿元。

如何推动有效投资?

阜阳市明确将继续围绕这些重大项目,坚持精力围着项目转、资源围着项目配、工作围着项目干,高起点谋划项目、高效率招引项目、高标准服务项目,尤其是要严格落实“四督四保”“三个走”“三看三比三清单”“集中开工”、“半年观摩”等机制,推动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全面打响有效投资攻坚战。

关键词:区域争先进位

报告在“强化国家战略引领作用、推动区域争先进位竞相发展”方面提出,要加强与中部地区各省合作,建设中部地区商协会合作等。

此前,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推进合肥都市圈联动阜阳城市圈发展、支持阜阳建设长三角区域重点城市和中原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

记者了解到,近期,省发改委等部门也明确了阜阳城市圈发展定位:连接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的承接产业转移新高地、重要综合交通枢纽,中原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制造业基地、新能源基地和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皖豫毗邻地区推动“四化同步”发展试验区。

我市参会的省人大代表们纷纷表示,这些利好为阜阳在区域发展中争先进位、奋力走在皖北振兴前列提供重大机遇。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日益明显的区位、交通、政策、农业、人口“五大优势”,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原城市群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叠加机遇,深化与上海徐汇、松江以及合肥的对接合作,特别加强与苏州、合肥的结对合作,推深做实市级、县级、行业等领域的对接合作,加快I型大城市建设,谋划成立淮河生态经济带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毗邻县市区经济协调会,推动阜阳区域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持续提升。

去年底举行的阜阳市毗邻县市区经济协作座谈会原则通过了《阜阳毗邻县市区经济协作会倡议书》(讨论稿),河南省沈丘县、项城市、郸城县、固始县、淮滨县、新蔡县、平舆县,六安市霍邱县,亳州市利辛县、涡阳县、谯城区,淮南市凤台县、寿县等13个毗邻县市区将与我市就区域经济发展多层面展开合作,共建、共享、共促。

关键词:提质扩量增效

报告在“实施二产‘提质扩量增效’行动计划”方面提出,着力扩大发展总量,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新材料等4个优势产业迈向万亿级,加快建设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10个超千亿级产业,建立60户超百亿企业级目标培育库。

我市参会的省人大代表们纷纷表示,报告就特色产业集群扩量提出了量化要求,为我市着力打造十大特色产业拉高了标杆、带来了机遇。

市发改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我市将以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聚力推进“十大特色产业”中的八大制造业发展,壮大产业体量,提升发展质量,加快构建具有安徽优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记者了解到,具体工作中,我市将抢抓省“一企一策”选育机遇,立足产业发展基础,推深做实产业链链长制,大力开展“十四五”制造业倍增行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三年倍增计划,启动实施工业投资千亿计划,力争到年打造绿色食品、节能环保、新能源、化工新材料等4个千亿级和绿色建筑建材、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和纺织服装4个亿级以及若干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昊源化工等一批百亿级行业领军企业。

关键词:“四化同步”发展

报告提出,着力推进皖北振兴,坚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突出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形成推动皖北发展的乘数效应。

当前,省发改委已将阜阳建设皖北“四化同步”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事项纳入“推进‘四化同步’加快皖北振兴”课题。

市发改委负责同志表示,我们将牢固树立系统观念,进一步厘清“四化同步”“并联式”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做到一体化设计和系统性布局,聚焦做强先进制造业、建设I型大城市、打造阜南“三全”模式、强化数字赋能等,加快建设皖北“四化同步”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在推动区域发展上拉高标杆、奋勇争先。

关键词:“双碳”战略

报告在“稳妥有序推进‘双碳’战略”方面提出,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减量替代,布局建设一批光伏发电、风电、生物质发电等项目,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万千瓦以上。

去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积极落实国家“双碳”战略要求、融入国家“双碳”战略布局,把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全市重点打造的十大特色产业之首,不断深化与三峡新能源、阜兴新能源、江淮汽车、皖能集团、东方电气、金风科技等知名企业的战略合作,开辟了新赛道、抢占了制高点。

下一步,我市将加大阜兴单晶太阳能硅片、三峡金风科技暨新能源产业园、中科海钠年产10GWh钠离子电池生产、界首新型铅碳储能电池建设等重点项目建设,布局建设风电、光电、火电和热能、储能、氢能、生物质能“七位一体”新能源产业集群,打造千亿元产业集群。

拉高标杆、奋勇争先

只争朝夕、追赶跨越

美好阜阳,未来可期

来源:阜阳新闻网、阜阳“政能量”工作室

原标题:《“皖”风浩荡,阜阳起“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4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