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地取材自制土炮打退敌人人民资讯

「本文来源:亳州晚报」

敌军凌晨突然包围单集

在涡阳单集林场,横跨着一座单集大桥,桥下一条青羊沟流淌而过。年7月,单集子突围战在此打响。在弹尽粮绝之际,我军就地取材配制土炮药,通过激烈战斗,成功突围。在这场战斗中,我部牺牲27人,伤7人,敌人伤亡80余人。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政府拒绝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关于实现和平、民主的正义要求,悍然发动全面内战。当时单集子是雪涡县曹市区(现属涡阳县单集林场)的一个村庄,位于涡河北岸,四面挖有围子,青羊沟穿村而过,纵贯南北,是我解放区八分区南部门户,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据涡阳县党史办提供的史料记载,年7月的一天凌晨,国民党盘踞在涡阳县城内的四个保安大队和敌主力部队一八三旅的一个团共两千多人,悄悄地包围了单集子。我军发现敌情后,当即拉出一排、三排和区队全部人员进入工事进行阻击,其他同志掩护群众转移。敌军在轻重机枪和八二、六○炮的配合下,向我军疯狂进攻。由于敌军火力太猛,加之对敌情况不明,我军决定撤回围子里坚守。

上午10时,我增援部队独立团五连、六连的二百余人,从龙山东朱杨庄沿青羊沟东岸赶到。敌闻我援军枪声,慌忙从单北往南撤退,至单东泰山庙停顿,利用庙台子的有利地形,回头向我援军反扑。我援军与敌激战两小时毙敌排长一人、士兵七人。但因敌众我寡,增援部队终未能靠近围子。

自制“土炮”打退敌人进攻

“虽然两次没有进攻成功,但是敌人也不会这么轻易地就放弃。到了当天中午12时,再次发起了四面围攻。”涡阳县文史研究员石芳霞介绍。我军战士英勇反击,四个小时击退了敌人十八次进攻,狠狠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经过将近一天的激烈战斗,我军弹药几乎耗尽,最后仅剩子弹三百余发,手榴弹也寥寥无几。当时,区队里的一个班长提出建议,本庄有个制炮店,可以用炮药的原料配制。于是,戚光彩连长立即派人到制炮店找来硝、磺,又从群众家里找来麻秸烧成灰,再加上碎犁铧头和锅铁,将土炮药配成。

下午5时许,敌人再一次发起进攻,来势迅猛异常。我军利用新制成的土炮,炸得敌人晕头转向,死伤四十余人。直到天黑也不敢再进攻。在敌人十倍于我,外面援军被堵,内部子弹缺乏,群众已安全转移的情况下,我军决定撤出单集子。午夜零时后,戚光彩命令司号员小宋潜出北围壕,顺青羊沟西岸往北爬行侦察,约三百米未发现敌踪影,于是决定就从北面突围,并在围子门口和其他各要道口埋放了地雷。

零点三十分,我军在一挺机枪、十八颗子弹、八颗手榴弹的掩护下,从北面撤离阵地,沿青羊沟两岸往北冲去。而固守北方的敌军,因恐我军夜袭,早撤到西南角的刘庄去了。之后,我军顺利冲出包围圈,于凌晨两点安全到达根据地——龙山东朱杨庄。

27人英勇战斗献出生命

当地村民冯效武见证了当年这场战斗,已经90多岁的老人家耳不聋眼不花,表达清晰,记忆尚好。提前往事,仿佛历历在目。他记得,当时村里的不少村民也参加了战斗,其中还包括他的堂弟冯从税,参加战斗时只有十七八岁。虽然冯效武没有参加战斗,但他一直记得那一阵阵震天的枪声,直到半夜时分,仍然激战不断。

冯效武告诉记者,激战后的第二天,敌军探知我军全部撤出,才敢进单集子。但一进围子门口就被地雷炸死数人。敌人恼羞成怒,气急败坏的敌军把无辜群众刘奉三(因妻子生孩子未能转移)及其刚生完孩子的妻子残忍杀害。

据悉,这次战斗是国民党军队向淮北解放区发起全面进攻的开始。从此,国民党军队即不断地向淮北解放区发动进攻,残忍杀害解放区的干部和群众,欠下了累累血债。据统计,在整场战斗中,我增援部队牺牲27人、伤7人,敌人伤亡80余人。

年3月20日,为缅怀在单集突围战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涡阳县人民政府于单集东烈士公墓前建竖了烈士纪念碑,上面写着:年7月新四军独立团一营五连三排为解放单集一战牺牲的二十七名烈士永垂不朽。记者了解到,单集当地的烈士墓群已于年迁至涡阳县烈士陵园。         (记者刘心珠 文/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2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