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昌元散文力作推送大喇叭

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60318/4792767.html

大喇叭

文/王昌元编辑/磐石

中秋节后的一个早晨,我漫步在包河岸上的树林里,望着老父亲和我亲手培养的马褂木、红叶杨、光皮树,心情像羊群在草坡、月光在树梢,明快,清朗。

突然,本村和邻村的大喇叭此起彼伏地响起来,播出的内容都与市场信息有关:推销种子化肥的、收购粮食特产的、发布招工信息的,还有一大喇叭正吆喝叫人买豆腐脑哩……

对大喇叭,我是有特殊记忆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乡政府的指令性工作比较多,春抓植树种棉,夏抓治虫田管,秋抓要粮催款,冬抓社会治安。大喇叭是乡政府重要宣传工具。广播响,干部讲是当时最真实的写照。

有一个乡政府办公室主任姓黄,每天早晨大喇叭里东方红歌曲过后.开广播会成了他的专场,他开广播会可能有瘾,常常一开就是几个小时,有一次广播员有急事,就把转播机悄悄关掉离开了,不知情的黄主任对着麦克风自讲自听整整吼了四个多小时。

有一次,乡里新调来的由书记准备开广播会,让黄主任打个前场,谁知黄主任刹不住车,一下子讲了一个半小时,包括田书记准备讲哪几点内容都介绍了一番。让田书记讲时,田书记生气地挥挥手:你都讲完了,我没啥讲的了。有人形容说,黄主任见了麦克风,就像饥饿的婴儿见了奶瓶一样动情和执着。一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特别是撤乡并镇以后,镇里到各村的大喇叭不能统一了,这就给村干部开广播会创造了一个平台,有人说,村干部的家最好找,门口有大喇叭的就是,有一个大喇叭的一般是自然村村长,有两个或两人以上的是村主任或村书记。

那时村干部开广播会大都是迎接计划生育检查。有一次阜阳市检查组来到某村时,某村的村书记正在利用大喇叭撵超生户.造成不良的影响。后来有的村干部和超生户约定,只要听大喇叭里播豫剧朝阳沟,就是上级计生检查的来了,要抓紧时间躲起来。

记得我还亲自处理了一起因大喇叭引起的上访风波。那是年上半年,马庄村支部书记马大学利用大喇叭开广播会,会中大话、粗话、脏话让对立面的人抓住把柄,三辆四轮车拉满上访人员堵住镇政府大门,提出三个要求:一是必须把大喇叭从马大学家搬走。二是要撤掉马大学的党支部书记职务。三是必须逮捕马大学。当时前两个条件镇主要负责人都答复了,后一个条件不能答复也不可能答复。结果上访群众由上访变成闹访,十多名妇女到镇政府院中,边骂边敲各个办公室的门,甚至不准工作人员离开,一直闹到下午两点多钟,镇主要领导要上县里开紧急会议,上访户拦住不让走。这时,作为党委副书记的我主动请缨,全权处理这个事情,并表态出了问题我负责。

我找来镇政府所在地的郑书记面授机宜。郑书记性情直爽,为人朴素正派。我把上访人员集中到镇政府大院外的空地上,然后让郑书记给他们讲话,上访人员见郑书记穿得太寒酸,几个齐吼道:“从哪里来的捡破烂的,给我们讲什么话”。围观的群众不干了:“这是我们德高望重的郑书记,怎么是捡破烂的,真是废话”。边说边上前要讨说法。闹访人员见势不妙,十分钟不到就溜完了。

大喇叭,你见证了时代的进步。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王昌元,男,年出生,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涡阳县作家协会主席。已在各类报刊、电台等媒体发表散文、小说等六百余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2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