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西出函谷关以后去哪了融水他可能到过大

先从一首唐诗说起。

柳宗元在《登柳州峨山》中写道:“荒山秋日午,独上意悠悠。如何望乡处,西北是融州。”作者嗟叹,正是西北方向融州连绵不绝的大山,隔绝了自己对故乡西安的眺望。

那时的融州,就是今天的融水,千百年以来,这里以独特的高山风光、丰富的动植物种群和奇异的少数民族人文风俗,一直被人们称为“神奇苗山”!

融水的神奇当然绝不止于此,如县城郊区有两处地点,均以年前道教鼻祖老子命名。一曰老子山,一曰老君洞(又名真仙岩),前者是华南地区佛教名山,后者因大量古崖刻碑林闻名于世,两者相距不过一里地之遥。

老子山远景--来自网络

老子山远景--来自网络

老君洞大门

老子生活工作在春秋战国时期,而当时的融水为百越之地。到了今天,两处地名传承年月太过久远,渊源来历已经完全不清。为此,森哥遍访了周边村寨农户,发现上至耋耄老人,下到年幼稚儿,居然无人能说出个中缘由。

根据史料,老子大半生在中原一带工作生活,确切的指向应该是今天的陕西、河南一带。从地图上看,融水与西安、洛阳等年前的政治文化中心相距遥远,足足有多公里;老子家乡一说是河南鹿邑县太清宫镇,一说是安徽涡阳县郑店村,两者距离融水至少也有公里。而圣人从16岁开始,便在周朝国都西安任职国家图书馆馆长(周朝守藏之吏),接待和教诲过前来拜访的孔子,多年后才“驾青牛,西出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东北)”。

来自

今天的交通条件下,森哥前年从古都西安返回融水,早上六点多钟启程赶往机场,两个多小时飞抵桂林,又从桂林驾车三个多小时才到达融水,刚好赶在下午三点钟上班前进入单位大门。

问题来了,谁能告诉森哥,在车舟难行、交通不便的古代,老子是怎么和融水搭上关系的,如果他本人来过融水,他到底是脚踏五彩祥云、驾驭飞剑法器还是牛车自驾游?反正森哥不看好他那头慢悠悠的青牛。

融水在古代是万里苗疆,是传说中最最神秘的“苗国”国境,大量巫蛊传说和奇异人文风俗,说不定就吸引了老子,老人家说不定就动了念头,打定主意前来考察一番。

继续回到史料,老子出关以后去哪了?最权威的正史《史记》中,司马迁的叙述戛然而止。某一时刻,森哥情不自禁地浮想翩翩,比如网文神作《遮天》,比如九龙拉棺的桥段和星空古道的传说。

当然是想多了,谁叫森哥有颗放荡不羁爱修真的心呢。

经查阅郦道元的《水经注》和东晋葛洪的《抱朴子》,认同老子出的是散关(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而不是函谷关的观点。因为其关门弟子尹喜乃秦国大夫,曾作散关令,根本没有在函谷关当官的履历。

再翻阅了《后汉书》以后,线索终于明朗:在尹喜陪伴下,老子出关后“西入夷狄”,晚年在甘肃临洮落脚,一心修练内丹,养生问道。史料记载:“老耳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说的就是老子在临洮县逝去时,秦地故交好友前去吊唁,大哭三声而别。此后,当地人一直尊奉道教,香火日盛,圣人子嗣则在临洮繁衍生息。

由此看来,老子多半和融水没有半点关系了。如果有,也是间接的------老子逝去千百年以后的某个朝代,道教文化发展到极度鼎盛之时,老子道教圣人的形象、智慧和尊崇影响覆盖了融州这个南蛮之地。

接着说哈------历史长河流淌到了明朝,史上最牛驴友徐霞客冉冉登场了,他两次慕名而至,逆流三天三夜终于到达融州,在老子山上留下了“取道甚胜”的悟语;在老君洞停驻了13天,留下了两万余字的文字记载!放眼老徐游玩天下时的那个年代,全国又有几个地方能让他心心念念,牵绊住漂泊不羁的脚步,延迟下一处诗和远方的到来?

老君洞一景老君洞一景老君洞崖刻老子山山路两侧罗汉雕像

在中国道教文化源远流长、修真长生之说贯穿了整个封建时代的大背景下,森哥只能大胆推测,徐霞客胸怀一片赤子之心,或许在老君洞真发现了点什么也很难说。

千古之谜啊!

融水县城西面苍莽大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2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