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蔚嵇康在刑场上抚了一曲广陵散

嵇康在刑场上抚了一曲《广陵散》

李蔚

嵇康

濉溪(濉读虽suī),县名,在安徽省,三国时期为谯国铚县。

嵇康故里。嵇康(嵇读即jī。—,一作—),字叔夜。曹魏时期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娶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官至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

嵇康个性鲜明,特立独行。《晋书》说:他“远迈不群”,“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世说新语》则如此描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嵇康具有多方面的才华,举凡文学创作(包括诗歌和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涉猎。他以艺术叙写个人心性,以表现其追求自然、高蹈独立、厌弃功名富贵的人生观,“不为《风》、《雅》所羁,直写胸中语。”黄庭坚说:“嵇叔夜诗,豪壮清丽,无一点尘俗气。凡学作诗者,不可不成诵在心。”他的名文《与山巨源绝交书》则自称“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

嵇康通晓音律,尤爱弹琴,著有音乐理论著作《琴赋》、《声无哀乐论》。作有古琴曲《风入松》;相传《孤馆遇神》亦为嵇康所作。他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作“嵇氏四弄”,与蔡邕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隋炀帝曾将弹奏“九弄”作为取仕条件。

嵇康擅长书法,工于草书。其墨迹“精光照人,气格凌云”,被列为草书妙品。后人称其书法“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又若众鸟时集,群乌乍散”。嵇康亦善丹青。

嵇康为人,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旷达狂放,自由懒散,“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清高傲世,对礼法之士不屑一顾。钟会身出名门,“敏慧夙成,少有才气”,二十九岁时就已进封为关内侯。但是嵇康拒绝与其交往。《世说新语》记载:钟会写完《四本论》时,想求嵇康一见,可又怕嵇康看不上,情急之中,竟“于户外遥掷,便回怠(慢)走”。

嵇康超然物外,不为世俗所拘。他爱好打铁,打铁累了,就跳进池子里泡一会儿。《晋书·嵇康传》写道:“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他是以打铁来表示自己的“远迈不群”和藐视世俗。

显赫后的钟会,后来再次造访嵇康,嵇康不加理睬,继续在家门口的大树下“锻铁”。钟会觉得无趣,悻悻地离开。嵇康在这个时候终于开口,他问钟会:“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回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钟会由此记恨在心。钟会认为:“嵇康,卧龙也,不可起。”

掌权的大将军司马昭欲礼聘嵇康为幕府属官,嵇康跑到河东郡躲避征辟。同为竹林七贤的山涛离开选官(尚书吏部郎)之职时,举荐嵇康代替自己。嵇康作《与山巨源绝交书》,列出自己有“七不堪”、“二不可”,拒绝出仕。史称“大将军(司马昭)闻而怒焉”。嵇康采取的不合作态度,招司马昭忌恨。钟会借机进谗,给嵇康安上“言论放荡,非毁典谟”的罪名,进行陷害。司马昭遂下令处死嵇康。

嵇康行刑当日,三千名太学生集体请愿,请求朝廷赦免他,并要求让嵇康来太学任教,他们的这些要求被拒绝。临刑前,嵇康神色自若。他看了看太阳的影子,离行刑尚有一段时间,便向兄长嵇喜要来平时爱用的琴,在刑场上抚了一曲《广陵散》。曲毕,嵇康把琴放下,叹息道:“从前袁孝尼(袁准)跟我学《广陵散》,我每每吝惜而固守不教授他;《广陵散》现在要失传了。”说完后,从容就戮,时年四十岁。海内的士人,没有不痛惜的。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写道:孔融死而士气灰,嵇康死而清议绝。

嵇康开一代清风。他的事迹与遭遇对于后世的时代风气与价值取向有着巨大影响。年,鲁迅辑校《嵇康集》(年收入《鲁迅全集》第9卷)。

嵇康墓在安徽省涡阳县石弓镇嵇山南麓。其墓依山凿石而建,巨石封门,上覆山土。墓在山腹中,外表与山一体。

(.5.9)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2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