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军起义是指19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末太平天国革命时期,由捻军组织发展起来的主要活动于长江、黄河一带的一次大规模农民反清起义战争。自清咸丰元年(l年)捻党即不断起义,年开始响应太平军北伐,至年8月,东西捻军全军覆没,捻军起义以失败告终。张乐行、赖文光和张宗禹,是捻军起义的代表人物。
捻军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它持续斗争十八年,横跨皖、鲁、豫、苏等10多个省,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加速了清王朝的瓦解,体现了中国人民英勇战斗的革命精神。
1.捻军起义背景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建立之初,也曾经出现过“康乾盛世”,在世界上有比较大的影响。但是腐朽的封建统治已经快走到了他的终点站,就是在所谓“康乾盛世”的时候,许多危机就已经显露出端倪了。就在清朝统治不到二百年时候,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封建统治越来越腐朽,加上列强的侵略,自然灾害连年不断,基督教自由平等思想在东南沿海的传播,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率众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后来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为了巩固和发展胜利成果,进行了北伐和西征。其中北伐的太平军很快攻克了安徽的蒙城、亳州,进而占领河南的归德府(今河南商丘市),对清朝统治者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当时亳州爆发了一场中国近代史上规模仅次于太平天国革命战争的一次农民起义战争,那就是捻军起义。
捻,是从捻绳的意思而来的,在皖北一带的方言中,称一部分、一支、一股为“一捻”,因而习惯地把这种分散活动的小集团称为“捻子”。早在清朝嘉庆年间,我国北方就有捻子活动。捻子又称为捻党。
年(清咸丰二年),淮北地区的亳州、蒙城一带遭到大旱,入捻的农民逐渐增多。这年,捻子杨增等十八人去河南永城县“打捎”,被官兵捕捉入狱。同年十一月,毫县著名捻党首领张乐行、龚得树(龚得)率领一万多名捻子劫狱营救,威名大振。后来,与张乐行有联系的永城冯金标、亳州朱洪占、蒙城胡元众、寿州刘洪立、宿州李殿元等十八人也各自率众起义,号称“十八铺”,他们在雉河集会盟,共推张乐行为盟主,号称“大汉明命王”,宣布信条,制定《行军条例》,分设黄、白、红、黑、蓝五色旗,五色总旗各设总旗头,称“大趟主”。总旗之下有“大旗”,是组成捻军的基本单位。五色旗之外,还有各种镶边旗和八卦旗、花旗、绿旗等。大旗设大旗头,称“趟主”、大旗之下还有“小旗”,是最基层的组织。这种五旗军制的组织形式,把处于分散状态的捻军初步统一起来。此后,捻党起义武装就被称之为“捻军”。通过会盟,多少改变了一部分捻军互不从属,各自为战的局面,为进行较大规模的作战提供了条件。由于制定了不侵犯群众利益的纪律,得到了群众的拥护,有利于依靠群众坚持斗争。从此,这支力量和太平军相互配合,谣相呼应,成为北方反清武装的主力。
2.捻军介绍
捻军是19世纪初开始活动于皖、鲁、豫一带的农民秘密组织。捻军是由捻党(俗称捻子)起义转化而来。“捻”系皖北方言,所谓“捻”,是从捻绳的意思而来的,淮北农村有用麻几股捻成绳子的习惯,捻成的绳子可以做鞋底或他用,几股合为一股很结实,有团结起来有力量的意思,因此得名。他们活动分散,每一股称为一捻,少则几人、几十人;多者不过二三百人。越是荒年,人数越多,“居者为民,出者为捻”,多是一些生路艰难的农民群众。以护送私盐为生,时与清军发生冲突。清政府虽然一直严禁结捻,但是由于捻党是分散零星的武装活动,所以还没有把它视为大患。后来捻军逐步发展成大规模捻军起义,以皖北为中心,遍及豫东南、鲁西北、苏北、鄂北地区。
著名首领(称趟主)有张乐行、赖文光、张宗禹、龚得树、苏添福、韩奇峰、侯士伟、王贯三等。捻军初期是“居则为民,出则为捻”,各自为战,互不统属。清咸丰五年(年)秋,捻军各路首领在安徽毫州雉河集(今涡阳)会盟,推举张乐行为盟主,称大汉永王(一作大汉明命王),建立黄、红、蓝、白、黑五旗军制,另外还有各种镶边旗,众至10万。
3.捻军起义经过
捻军起义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从1年(咸丰元年)到年(同治二年),其领袖是张乐行。后期从年到年(同治七年),到年(同治五年)以后又分为东西两路,赖文光是东捻军领袖,张宗禹是西捻军领袖。
捻军起义前期
清咸丰元年(l年)捻党即不断起义。三年(年),太平军北伐、西征,淮河两岸的捻党纷纷响应,可惜太平军没有很好地发动和组织他们,捻党仍然是半农半兵、各自活动的战斗力量。
五年(年)黄河大决口(开封以东铜瓦厢),下游改道北流,入大清河。鲁西南以及皖北、苏北灾害十分严重,农民更加饥寒交迫。同年,捻党首领们在安徽雉河集(涡阳)会盟,推举张洛行(张乐行)为盟主,号“大汉盟主”,有几十万捻党承认他是领袖。
从此,张乐行统一指挥下的捻军,成为太平天国在北方的友军。捻军的活动使清朝十分忧虑,因为他们的活动地区不是太平军的长江沿岸,更不是天地会的南方各省,而是活跃在淮河南北,直至山东、河南,迫近清朝心脏地区。因此清朝常把捻军和太平军并列,称之为“发捻”。但捻军在各方面的水平都远不如太平军:第一,仍然分散,各自为战,很难统一指挥;第二,以骑兵为主,流动作战,很少和清军打硬仗、大仗;第三,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和纲领,连曾国藩都说:“捻匪之人多志大远不如粤匪”;第四,领导成份复杂。尽管这样,太平军以捻军为友军,还是取得了不小的战绩。
清军向淮北捻军基地围攻。七年春张乐行率主力渡淮河南征,攻占三河尖(今河南固始东北),随后南下与太平军李秀成、陈玉成部会师攻占霍丘等地,据为基地。从此,捻军接受太平天国领导,联合作战,但捻军仍坚持独立自主,听封不听调,时合时分。不久,太平军撤离,捻军基地尽失。
八年五月,张乐行率军北上,连克安徽怀远、临淮、凤阳等地,控制了淮河中游。次年夏,配合太平军攻占定远。十年初,临淮、凤阳相继陷落。与此同时,坚持淮北斗争的捻军,不断扩大占领区,向河南、苏北、山东出击,攻占州县,歼灭清军。张宗禹率领捻军还攻占了苏北重镇清江铺(今淮阴)。
十一年二月,龚得树率领捻军配合太平军西征武汉时,牺牲于罗田松子关。八月,太平天国要地安庆失守,张乐行在淮南难以立足,北归颖上。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廷调僧格林沁由直隶南下攻捻。捻军在山东与清军周旋,捕捉战机,先后在巨野羊山集、菏泽李家庄、汶上杨柳集三败僧军。同治元年四月,太平天国重镇庐州(今合肥)失守,清廷命僧格林沁统一指挥河南、安徽等地清军,对淮北捻军实行南北夹击,同治二年(年)二月攻占雉河集。张乐行等2万余捻军将士殉难,淮北根据地丧失。张宗禹等率捻军从淮北突围转战于河南、湖北、山东各地。
捻军起义后期
同治三年六月,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张宗禹、任化邦部捻军与赖文光太平军余部合并整编,推赖为全军统帅,仍沿用五旗军制,逐步易步为骑,实行流动作战,队伍很快发展至10万余人。四年四月,在山东菏泽高楼寨之战中,一举将僧格林沁击毙,歼蒙古马队余人,给清廷以沉重打击。
其后,清廷调两江总督曾国藩负责“剿捻”。他先取重点设防,以静制动办法,捻军时分时合,往来穿插于清军重点防区安徽、河南、山东、江苏之间,屡败湘、淮军的尾追、堵截。曾国藩继又采取“聚兵防河”的方针,亦被捻军突破。
五年九月,为了摆脱清军的围攻,捻军在河南分兵:张宗禹率一部挺进陕西,联络回民起义军,称西捻军。赖文光率一部在中原坚持斗争,称东捻军。十一月,赖文光率东捻军2万余人由河南人湖北,拟占荆襄入川,先在钟样罗家集、安陆杨家河获两次大捷,歼灭清军数千人。
六年正月,捻军在尹隆河之战中先胜后败,伤亡1.8万人,严重受挫,遂放弃入川计划。五月,捻军再入山东。当时,李鸿章接替曾国藩“剿捻”,李鸿章看出了捻军的弱点,改变了尾随追打的方法,改为“画河圈地”的新战术,即利用河流等自然地形,紧缩防线,将农民军挤堵到难以驰骋的狭窄区域,使之发挥不出流动奔袭的特长。东捻军就是这样被逼到山东半岛登州(蓬莱)、莱州(掖县)一带狭小的地区。此时的捻军已是孤军作战;捻军的敌人又是中外反动派的联合势力。年底,东捻军战败,在转向苏州时,任化邦先被部将(潘贵升)杀害;赖文光又在扬州被俘(年1月)牺牲。东捻军在江苏扬州境覆灭。
西捻军的主要对手是左宗棠。同治六年六月十日,张宗禹率西捻军3万余人由河南入陕,在西安附近取得十里坡之战的胜利,歼灭湘军余人,转战于渭水南北,继又突入陕北。后得知东捻军处境危急,遂强渡黄河回救,经山西,入豫北,再入冀中平原,才得知东捻军已然败亡。西捻军在10万清军围追堵截下,于同治七年(年)三月南下山东,结果重蹈了东捻军覆辙,数次抢渡运河未成,损失惨重。七月,西捻军在山东茌平全军覆没。至此,捻军起义战争结束。
4.捻军起义的领导人物是谁?
张乐行
张乐行(—),涡阳县城西北六公里张老家乡人。张乐行出生于地主豪绅家庭,年,皖北饥荒严重,张乐行与龚得张乐行故居
张乐行故居
树等率捻众万余人起义,在苏鲁豫皖交界的广大地区活动,声势迅速扩大,各地捻众纷纷起义响应。年秋,各路捻军首领云集雉河集(今安徽涡阳县),成立联盟,推张乐行为盟主,号称大汉永王。组成捻军,建立黄、红、蓝、白、黑五旗军制,扩大队伍,积极活动。年,张乐行率捻军与太平天国陈玉成、李秀成部队会师,被封为成天义,任征北主将,后改封沃王。与太平军并肩战斗,使清政府大为恐慌,先后派胜保、袁甲三等人镇压捻军。年,僧格林沁围攻雉河集,捻军遭受重大损失,张乐行在涡阳义门遇害。
张宗禹
安徽涡阳人,清末捻军领袖。初随叔父、大汉盟主张乐行参加捻军起义。后转战苏豫陕鄂皖,受太平天国梁王封。年与太平天国遵王赖文光整编捻军,以骑兵为主,步兵配合,流动作战。年歼灭清科尔沁王僧格林沁部,并粉碎湘军曾国藩的封锁。年从河南率西捻军入陕,联合回民军。年元月于西安灞桥大败清军,12月为援助遵王赖文光所率东捻军从陕北南下,经山西至直隶,逼天津,南下山东,被清军包围。次年8月转战至骇河边,下落不明。
5.如何评价捻军起义?
捻军起义战争,历时18年,波及皖、鲁、豫、苏、陕等10个省区,歼灭清军及地方团练十万余人,有力地配合了太平天国和北方各地的人民起义,给清朝统治以沉重打击。捻军在长期抗清作战中,形成一套独特的流动战法,常能克敌制胜。但捻军领导者政治目光短浅,未能形成集中统一的领导和指挥,军事上实行流寇主义,忽视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后期又将军力分为两支,作战指导盲动,致被清军各个击破,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