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发展改革委公布首批“安徽省旅游休闲街区”名单,亳州北关历史街区名列其中。12月8日下午,全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交流会在我市召开。我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年,蒙城、涡阳两县被安徽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我市历史遗存丰富,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44处、市级59处、县级处,不可移动文物处。多年来,我市致力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通过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保障、科学编制保护规划、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等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我市先后投入2.5亿元,实施北关历史街区的改造提升工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年10月,我市顺利通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调研评估组评估。
在北关历史街区花戏楼景区拍摄的深秋美景
多级联动加大保护力度
我市成立了高规格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由市长任委员会主任,分管城建及文旅的两位副市长任副主任,各业务相关单位为委员会成员单位,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公室设在市住建局,市住建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各县、区住建部门分别成立了名城保护具体办事机构,完善了管理机制,健全了管理体制,市、县、区、办事处、街区形成多级联动机制。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每年年初制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要点》并将具体工作分配到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各单位按照时间节点逐步实施。
为确保任务按期完成,制定了《各县、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任务分解督办清单》按照时间节点跟踪督办。每年将万元财政资金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经费,保障了修缮项目实施、规划方案编制、历史建筑测绘建档、北关历史街区管理等工作,确保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稳步推进。我市还着力做好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精神,市住建委督促指导涡阳县、蒙城县人民政府加快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工作,目前,涡阳县新华街、蒙城县北大街已被省人民政府列为安徽历史文化街区。按照《安徽省历史建筑普查与认定技术导则》,经科学排查、合理论证并督促指导县区做好历史建筑公布工作,今年新增公布历史建筑89处,目前,我市共公布处历史建筑,其中市本级68处、涡阳县22处、蒙城县12处、利辛县11处。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立法
一条条古朴的老街纵横交错,沿街店铺的黑门白封板依次展开,各式各样的砖雕、石雕、瓦当、牛角弯梁“争奇斗艳”。行走在老街的青石板路上,昔日的繁华市井味与今天的人间烟火气交相辉映,这就是亳州北关历史街区给人的第一感受。年12月8日,亳州入列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其北关历史街区作为古城的核心区,始于唐宋、盛于明清,素有“小南京”之称,是保存最完整的区域,最繁华时有着“三十六条大街,七十二条古巷”的美誉。在年的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共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我市组织编制了《北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把北关历史文化街区列为一级保护区,重点保护白布大街、帽铺街、爬子巷等被列为重点保护的老商业街和羊市街、纯化街、老砖街等被列为重点保护的老民宅街巷,并同时提出保护与整治要求目标:改善水、电、路、绿化等基础设施,促进亳州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和协调发展。为进一步做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做到保护管理有规可依,我市制定出台了《亳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让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有法可依,将历史文化保护纳入城市整体规划;组织编制了《亳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北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支持和指导涡阳县、蒙城县、谯城区组织编制了《涡阳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蒙城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城父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同时,本着严格控制、加强保护的原则,认真做好保护规划的审查工作,提高了保护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修编完成后我市将严格按照保护规划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街区及建筑进行保护、修缮、利用等工作。聘请专家顾问把脉名城保护
为进一步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我市在全省率先聘请10位国家、省、市级经验丰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顾问。
这10名专家顾问分别是住建部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委会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赵中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名城学委会资深委员、住房城乡建设部名城处原调研员、高级城市规划师傅爽;住建部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委会委员、中国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住建厅原巡视员张泉;住建部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委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何依;住建部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委会委员、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学会资深委员、安徽省城市规划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吴晓勤;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正高级工程师姚本伦;住建部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委会委员、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会员、安徽建筑大学教授刘仁义;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名城所学部主任、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专家杨开;安徽农业大学副教授汪兴毅;原亳州市住建委副主任、工程师马福光。留住亳州文化基因和内涵11月19日,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发展改革委公布首批“安徽省旅游休闲街区”名单,亳州北关历史街区名列其中。亳州北关历史街区位于亳州市谯城区北关,是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市井文化的代表区域,也是亳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载体。其入选首批“安徽省旅游休闲街区”,是我市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我市召开了帽铺街修缮审查会议,对帽铺街按照古建筑传统工艺进行修缮,避免了“千房一面”,保留了历史年代层次感,让每个时代的历史痕迹和生活记忆都有历史留存,提升了宜居性;将亳州市老面粉厂工业遗产项目进行活化利用,并定名为城北往事项目;将老邮局和古淝公所、商汤文化园建设项目、涡河沿岸景观及亮化提升项目、熟皮坑改造项目纳入创意文化园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市涡河滨水片区的整体形象。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加强名城保护与传承工作,做好历史建筑普查与认定、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提升等重点工作,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抓实做细,形成长效机制;加强历史文化资源普查,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价值,梳理老城区历史记忆、元素和符号,多层次、全方位、持续性挖掘历史故事、文化价值、精神内涵,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有效利用中成为公众的时代记忆,创新探索历史建筑和工业遗产开展与保护相适应的各类形式的商业经营活动;围绕城市发展定位,促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城乡建设融合发展,高质量谋划发展、高水平引领城市建设,结合城市体检工作,加强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优化提升历史城区功能,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完善基本生活功能,形成宜居、宜业、有活力的特色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