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化联动谱新篇人民资讯

北京治湿疹最好医院 http://m.39.net/pf/a_8814564.html

「本文来源:农民日报」

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农业大省安徽正着力走出一条以土地规模化、组织企业化、技术现代化、经营市场化、服务社会化为牵引的“五化”联动道路,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奋力推动安徽乡村全面振兴。

土地规模化:

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30岁以前,我经营着86亩耕地。40岁以后,我经营着亩耕地。”忆昔抚今,亳州市谯城区大杨镇聂桥村种粮大户聂红伟思绪万千。

“政府鼓励我们适度规模经营,还把村里的耕地建成了高标准农田,既保证了粮食产量,也保障了大伙儿的‘钱袋子’。”聂红伟高兴地说,“今年我种的优质专用小麦,每亩能比普通小麦多卖元左右。”

“经营的耕地多了,就要采用现代化的耕种收模式。”聂红伟说。他先后购置植保无人机、拖拉机、收割机等机械近40台,采用的也都是机械化育插秧、机械化侧深施肥、无人机飞防、病虫害绿色防控、化肥减量增效等新技术。

通过运用物联网、机械化,聂红伟不仅在自己流转的耕地上实现了规模化、规范化种植,还带动周边农户发展优质专用小麦订单生产近2万亩,大大提高耕种收效率。“土地实现规模化了,运用新技术反而能降低种植成本,亩均成本降低了25%,今年秋季能带动农户优质专用小麦订单达到5万亩左右。”聂红伟兴奋地说。

近年来,安徽持续深化农村改革,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深入实施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年,安徽耕地流转比例、流转出耕地的农户比例分别达到50.5%和51.6%,实现“双过半”。安徽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卢仕仁表示,推动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组织企业化:

提高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

家庭农场14.3万个、居全国第一位,农民专业合作社10.9万个、居全国第五位……近年来,安徽通过不断深化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改革,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了新动能。

近期是蓝莓成熟上市期,在地处安庆市怀宁县三桥镇的沈林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低温车间内,工人忙着分类装箱,为不同蓝莓产品提供原材料。

“我家10亩山地租给了合作社,每年能有0多元租金,平时在家门口的蓝莓车间工作,一年能拿3.6万多元。”正在分拣蓝莓的工人丁伯传告诉记者。

沈林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当地常年吸收近户多名劳动力就近务工,年发放务工工资就有万多元。“我们按照企业标准经营合作社,规范运行机制,打造产品品牌,带动农民增收。”合作社负责人沈修羽介绍。

有了企业化的规范运行,一产的蓝莓标准化种植,二产的蓝莓加工,三产的蓝莓采摘都发展了起来。目前,沈林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形成集农村生态观光旅游、蓝莓种植、深加工、销售、林下循环经济于一体的发展模式。

近年来,安徽先后出台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政策文件,在注册登记、融资担保、设施用地等方面,配套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以沈林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由于按照企业化规范运行,合作社获得了由安徽省农担公司提供的产业链生态担保,授信额度达万元。

“推动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就是为了把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农村,把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就业岗位尽量留给农民。”卢仕仁说。

技术现代化:

创新机制、激发活力,真正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种子是粮食生产的要害。“真是没想到!我种了亩麦子,过去亩产只有多公斤,去年种植的新品种,每亩产量都在公斤以上,最高产达到.6公斤。”亳州市涡阳县新兴镇新兴社区种粮大户张启军感慨。

张启军所说的新品种,是安徽一家本地种业公司选育的强筋小麦品种——“谷神麦19”,经农业农村部组织专家测产,这个小麦新品种亩产达.6公斤,再次刷新安徽小麦单产纪录。

“我们搭建种业研发平台,加强良种攻关,推广丰产优质专用新品种,全力打好种业翻身仗。”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李金才告诉记者。

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农机总动力万千瓦、居全国第四位,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1%,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5%……农业技术现代化不断加速,推动安徽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了新台阶。

“十四五”期间,安徽计划用5年时间,新收集各类农业种质资源两万份以上,建设和完善50个省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场(区、库、圃),建设1家国家级种质资源库,培育2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安徽将推进农机现代化,发挥全省18个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作用,加快推进技术现代化。

经营市场化:

既要产得出、产得优,又要卖得出、卖得好

7月7日,小暑。民谚有云: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车行顶着热浪,穿过合肥市区,沿着裕溪路高架桥一路向东,运送农产品的货车逐渐多了起来。在钟油坊路驶离高架桥,北行多米,就到了百大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

这里以蔬菜、水果、水产品、畜禽肉类、粮油等农产品交易出名。经过近30年发展,百大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从一家普通批发市场,成长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公益性农产品示范批发市场,辐射安徽省内及沪苏浙等20多个省市。

优质农产品产得出,如何卖得好?产销衔接如何更稳定?将农产品经营市场化,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集配中心建设,是近年来安徽走稳的一条好路子。

张大海的安徽省源海农产品商贸有限公司就位于百大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蔬菜交易中心区域。今年59岁的张大海,是土生土长的安徽合肥人。年12月,周谷堆批发市场开业后,张大海来到这里做起了蔬菜批发生意。“以前周谷堆老市场经营范围单一,现在一般的农副产品这里都有卖。”张大海说。

依托安徽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百大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逐步发展壮大。如今总占地面积已达亩、建筑面积万平方米,经营7大类近种农产品,日均客流量达5万人次以上。“年,我们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考验,农产品综合成交量达万吨、交易额亿元,比年还增加了7亿元。”百大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董事长程光梅告诉记者。

这些年,安徽聚焦农产品产地同市场对接,逐步形成了布局较为合理、功能基本完善的农产品销售流通体系。目前,安徽省建成一定规模的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60多家,覆盖了80%以上的农副产品流通量。

新鲜的农副产品整齐地堆放在冷藏库之中,小暑的热浪只能停步在仓门之外了:张大海的公司不远处,就是百大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建的4万吨储量冷藏库。“十四五”期间,安徽瞄准仓储保鲜冷链设施这个短板,选择了20个果蔬主产县,开展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试点,提升集约商品化处理能力,打通农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

服务社会化:

创新农业经营体系,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

山区小农户,也能迈向现代大农业。

从一望无际的淮北平原,来到皖南群山怀抱的黄山市黟县,即使在炎炎夏日,身边的气温也逐渐降低了,路边的小溪湍急清澈,车旁一闪而过的香榧树或已历经百年。

夏收期间,站在田埂上,望着田里正在工作的收割机,黟县碧阳镇柏山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焦金友不禁感慨:“这些年,我越看越明白,跟着联合体干得实惠。”

“原来一家一户种田,又费力,还不挣钱。”焦金友告诉记者。年,柏山村成立了农民土地入股合作社,把田块托管给黟县有农粮油生产联合体,由联合体统一作业,统一采购农资,稻谷收购价比国家收购保护价每斤高0.1元,种植成本比原来农户自己种每亩降低了元。“算下来,一亩地比以前节本增收多元。”焦金友说。

“我们搞联合体,就是为了让小农户也能享受到高标准的社会化服务!”黟县有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海波介绍。年,黟县有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联合26个家庭农场、13家土地入股合作社和余户小农户,组建黟县有农优质粮油生产联合体,推广全托管服务模式,实现订单式社会化服务面积近两万亩。

在安徽,像黟县有农优质粮油生产联合体这样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达家。

近年来,安徽大力发展多层次、多类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问题,促进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标准化、绿色化。截至年底,安徽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5.2万个,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近2.2亿亩次。

“下一步,我们将推动托管服务规范化建设,支持经营性服务组织和小农户接受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进一步强化农业农村服务社会化。”卢仕仁说。

面向“十四五”,安徽将走好“五化”联动新路径,用市场的逻辑谋事、用资本的力量干事,用平台思维、生态思维成事,抓好“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促进乡村产业蓬勃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44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