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皖东,凤阳县小岗村。一株株水稻秧苗,迎风摇曳。伴随阵阵轰鸣声,无人机缓缓升起,在空中沿着水田匀速前进,不一会儿,喷洒面积便超过亩。农民程夕兵喜上眉梢:“农业机械化,真是给咱农民省了不少事!”
皖北,太和县张槐村。徐宗付满脸笑意。不久前种下的大豆已经出苗,长势喜人。看着农机专业服务队里大型收割机、土地深耕机等“大铁牛”,老徐对夺取秋粮丰收信心满满。
安徽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深耕现代农业,扩面积提单产,增总产提效益。年安徽粮食总产量达.52亿斤,居全国第四位。
今年安徽夏粮再夺丰收,秋粮丰收有基础、有条件。江淮大地连年丰收的背后,是党中央实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结果,是安徽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结果。农业现代化这根“金扁担”,正从乡亲们的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
“老把式”用上“新神器”
天刚放晴,程夕兵就忙碌起来。“眼下又到了水稻追肥、打药、除草的关键时期,前几天雨水不停,得抢时间做好田间管理。”除草,老程家的田块用上了植保无人机。定好路线,遥控指挥,他盯着就行。
“老把式”用上种田“新神器”。在政策支持下,前几年,程夕兵牵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起了农机大院。“田里有插秧机、拖拉机、收割机,天上有无人机,种、管、收都实现了机械化。”程夕兵打趣,“我现在是种粮的‘海陆空司令’。”
今年夏收,安徽仅用10天就完成了万亩麦地的收割,比去年提前3天。怎么做到的?“这与农机设备的推广使用、更新换代有直接关系。”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农机管理处处长陈发明解释。为了加大机械强农的力度,按照中央政策,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结合本省实际制定了农机购置补贴的具体方案,至年,正是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周期。许多职业农机手、农机合作社,这两年添置了大量新型农机装备。
亳州市利辛县农机手郭健今年购置了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智能化、舒适度比之前提升许多,收割效率高出一倍,“50亩麦地,半天就收完了。”出利辛到阜南,出安徽奔河南,虽然郭健今年跨区作业的时间短了、范围小了,但收麦效率高了,十来天挣了4万多元,收入比过去高了不少。
机械化吸引了年轻人回乡务农。程夕兵的女婿周地帅,是一名90后。原先在外务工的他,现在天天“泡”在田里。“粮食生产早就不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时代了,现在需要懂知识、会操作农机的人。”周地帅说,“种田只需动动手指,轻松搞定。”
要论规模化、机械化,到种粮企业那里去看,那叫“大气派”。安徽农垦小岗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小岗最大的种粮企业。“在流转来的亩高标准农田上,我们主要种植优质小麦、水稻,全流程机械化。”公司总经理胡业奎说,在种粮企业和大户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接受了机械化。
胡业奎算了一笔账:人工插秧,每亩地成本元左右,一天栽一亩,费时费力、效率低。采用机插秧后,育秧、插秧机等费用加起来,每亩地花费不到元,成本下降了,效率上来了。
来自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的数据显示,今年“三夏”,全省投入联合收割机20万台,机收率超过98.5%,其中大马力、高性能收割机占25%,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目前安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2.1%。
中联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人员,这两天正加班加点,对一款很受市场欢迎的水稻收割机进行性能优化,以便更好服务水稻收割需要。公司研究院副院长贡军表示,“希望用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技术,带动农业生产革新,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田管家”带来新模式
水田里,插秧机来回穿梭,一株株秧苗滑落,鲜嫩翠绿。田埂上,孙贵芹站在一旁,看着农机手操作,喜笑颜开。
59岁的农民孙贵芹,家住淮南市凤台县杨村镇店集村。一人操持着流转来的68亩地,施肥打药、播种收割,忙得过来吗?指着远处在田间驾驶着插秧机的农机手,孙贵芹开心地笑起来:“有‘田保姆’呢!”
几年前,孙贵芹与村委会签了合同,将土地托管给村里的沿淝糯米专业合作社。“从选种到施肥,再到病虫害防治,合作社全程负责。”孙贵芹掰着指头算账,通过托管,麦种、肥料更便宜,每亩成本能省元。田管精细,今年亩均产量足比去年高出多斤,“一亩能挣千把块钱呢!”
多公里外的阜阳市阜南县苗集镇前进村,村民邵庆狼忙个不停。他流转的土地有多亩。年,阜南县引进中化现代农业安徽有限公司,建成技术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一站式服务,买种、田管、收割……所有流程都提供免费技术指导,邵庆狼马上与中化农业签下合作协议。
农艺师徐旋旋成了他的“科技田管家”。今年初,一场大雨,小麦长黄斑,徐旋旋急奔田间,对病株采样,送实验室检测,制定配药、打药方案。精准施药,病害得到控制。“亏得有技术专家,否则我的粮食要减产一半!”邵庆狼说。
农户受了益,公司也得了实惠。中化现代农业安徽有限公司总经理彭江南告诉记者,企业通过规模化购销农资,可大大降低成本。通过“订单小麦”销售给下游深加工企业,还能提高附加值,“这是多赢的合作。”
在安徽,越来越多的新型经营主体成为粮食生产的主力军。农机保姆、科技保姆、田保姆;单环节托管、多环节托管、关键环节综合托管和全程托管……各种经营形式应运而生。
孙贵芹所在的店集村,2多亩地通过村委会统筹,托管给了合作社,探索出一条“保底收益+二次分红”的路子;在亳州市蒙城县,政府统一采购防控药剂、统一对接社会化服务组织、统一调度飞防机械,统防统治,成本下降、效果又好,让农民享受到了现代化的社会服务。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局副局长曹高飞说:“社会化服务不仅提升种植效率,还促进了小麦规模种植,带动绿色集成技术普及。”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家庭农场达21.1万个、农民合作社达11.3万个。
高产田有了“新密码”
“实收亩产.02公斤,又破了全省纪录!”听到来自省市专家组的实收测评结果,亳州市涡阳县店集镇宋牌坊村的宋来宝,开心地笑了。
宋来宝还有件喜事:将麦子卖给安徽金沙河面业有限责任公司,每斤价格1.6元,一亩收入比往年多多元。
“增收密码”是什么?他嘿嘿一笑:有“优质小麦地图”呢!
自年起,安徽绘制了全省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分布图。在省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