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线、剪线头、把灯线纺直、再打成一捆……一个长近10米的彩色编灯就制作完成了。近日,在安徽亳州涡阳县鸿运灯饰车间里,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着制作彩灯。
“这里原是扶贫驿站,现在租给了鸿运灯饰公司,主要加工彩灯和铜线灯。附近的村民如果赋闲在家,可以到这里务工,让他们又多了一条增收途径。”涡阳县店集镇程小集村党总支书记王少卿说。
“我是隔壁村的,这边灯饰厂刚开业的时候,我就来了。这个工作很轻松,就是把这些灯编到灯线上,制成一条彩灯,收入也不错,手快的话一天能挣块钱。”村民王海玲说。
“我家孙子长大了,我在家闲着没事,这里离家也近,我虽然干活慢,但一天也能有几十块钱收入。”王兰英今年76岁,是村里的脱贫户,她编一条灯线一块五毛钱,计件算工资,每月按时发放。
涡阳县鸿运灯饰负责人赵梦林刚满24岁,虽然年轻却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创业者。年,他回到家乡投资建了一个灯饰厂,年又准备扩大生产规模。“我以前在浙江从事装修行业,后来经朋友介绍做灯饰,我这个灯饰厂主要是进行来料加工,从台州市大厂里拿原料,然后在这边加工好再送过去,产品如果检验合格,就可以出口到国外,我每年赢利可达10多万元。”赵梦林说。
“在外面打拼再好,还是不如回乡创业,我现在既能发展自己的事业,又能提供就业机会为村民增加收入。”赵梦林说,目前工厂虽然规模小,但是前景很不错。在家门口创业成本小,只要有场地、原料、工人就行,基本不需要机械设备,不需要投入太多钱,而且收益很快。现在,灯饰厂共有四五十个工人,每人每月收入均有两三千块钱,多劳多得,上下班时间也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