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亳州晚报」
本报讯初秋时节,涡阳县牌坊镇双楼村“玉金香”葡萄基地里,一排排整齐的葡萄架上,果实累累。很快,这些成熟的葡萄将变成一桶桶香甜“原酒”,酝酿出乡村振兴的大梦想。
“感谢涡阳县‘四送一服’办和牌坊镇政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帮我们流转了土地、申报了乡村产业创新团队及人才建设专项补贴,让企业对未来发展壮大更加充满信心。”基地负责人燕武高兴地说。
双楼村“玉金香”葡萄基地规划面积亩、总投资约万元,通过采取“农业产业园+合作社+脱贫户+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租金+薪金”模式,辐射带动了当地30多名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其中脱贫户15人,月务工收入在-元。年,在牌坊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企业注册了涡阳县葡之蓝酒业有限公司,进一步完善产品深加工环节,增加产品附加值,积极探索现代农业产业开发和产业融合的新路径。目前,基地投建平方米的葡萄酒酿造车间,年销售原酒余吨,效益可观。
今年6月,涡阳县“四送一服”办和牌坊镇政府工作人员走访该企业时,获悉企业想继续扩大种植和生产规模,但资金供给和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瓶颈。随后,涡阳县“四送一服”办积极奔走、多方协调,就企业发展存在问题组织召开专题调度会议进行研讨。会后,涡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农业农村局及牌坊镇政府积极帮助企业办理余亩流转土地和10亩规划建设用地;县委组织部人才办帮助办理“年大别山等革命老区乡村(皖北)产业创新团队”申报工作。截至目前,企业流转土地和申报产业创新团队相关事宜已经办理完毕。
为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涡阳县“四送一服”办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帮助企业申报人才引进一次性建设经费。在申报过程中,工作人员一边帮忙审核资料一边记录企业申报资料中所存在的问题,手把手对企业负责人进行申报指导。经过多部门、长时间的共同努力,申报工作进展顺利,企业已经拿到财政补贴2万元。
“如今企业在生产要素、资金供给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瓶颈都有了极大突破,企业发展即将进入了快车道。”燕武说,他们过去都是自己找惠企政策,有点像大海捞针,找到政策后还要填报许多申请表,逐项申报办理,耗时费力。如今“四送一服”工作组不仅送政策上门,还有专人为企业全程代办,这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极大便利,真正是“政府多跑路,群众、企业少跑腿”。
(支博王金印记者任雷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