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涡阳疫情中,一位女国学老师的移情安

徐丽是涡阳县紫光养正学堂的校长,又是涡阳县艾瑞森国学幼儿园的园长。疫情发生后,校门关闭了,而她却把对孩子们的关爱之情,转移到了社会层面,转移给了普通的老百姓。

春节来临之际,媒体已经发出了强烈的抗疫信号,而一些市民认为病毒距离大家很遥远,依然我行我素地参与着诸多户外活动。

徐丽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主动买来一只小喇叭,特意买来了一只红颜色的小喇叭,每天佩戴着口罩,佩戴着醒目的袖章,骑上自己的电动车,骑上一辆名曰“新日”牌的电动车,活跃在公共场所,去的最多的当数县城人群比较密集的地方,比如老子文化广场、时代广场、法治广场、紫光公园和滨河公园以及德园,宣讲的主题是健康与生命,宣讲的内容是防控阻击疫情的常识。

在一次流动宣讲过程中,徐丽遇到了一个大男孩,这个大男孩在玩耍中不慎跌倒了,导致头鼻出血、昏迷不醒,她紧急拨打了“”,并始终守候在现场,直至匆匆赶来抢救的医务人员化解了险情,才悄然离去。

在疫情突发之初的每一个早晨和黄昏,徐丽的身影总会出现在更多人的视线之中。苦口婆心地疏导,不厌其烦地疏导,那些扎堆休闲娱乐的市民,听了她的劝告后,纷纷四散而去。开始,徐丽的声音十分响亮,没过多久,声音嘶哑了、嘶哑了,于是,她便让妹妹接替了这个特殊的“角色”,继续着公益性服务的“广播”,而她本人却没有躺下,又自愿当起了另一种志愿者------帮助自己居住小区的门岗值守。

后来,涡阳县妇联和团县委倡导发放相关宣传单,徐丽又作为义工积极加入其中,步履匆匆地奔走在大街小巷,登门入户送达倡议书;再后来,她个人自觉捐献给县政协元人民币,自觉捐献给天静宫管委会元人民币,自觉捐献给多家联合举办的涡城青年共抗疫、伸出援手暖人心募捐活动一笔款项......

疫情不解除,“移情”不间断。在近期这些令人揪心的日日夜夜里,徐丽一直不知疲倦地忙碌着、忙碌着,成为一道逆行的风景。

徐丽被当地很多人亲切地称为“国学妈妈”,她亲力亲为哺育着上百名“国学宝宝”。徐丽表示,身体防护很重要,心理保护同样重要;物质的慰问很重要,而精神情感的抚慰同样重要。

是啊!校门关闭了,课程没有停。“国学妈妈”徐丽通过学生家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2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