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楚要地,子胥故里安徽利辛县国土空间总

1.利辛县简介

利辛县,隶属于安徽省亳州市,位于亳州市南部,北邻涡阳县,东靠蒙城县,南至淮南市的凤台县、阜阳市的颍上县,西接阜阳市的颍东区和太和县。总面积平方千米。截至年底,下辖20个镇、3个乡,另设有1个工业园区。截至年末,利辛县常住人口.3万人。年,利辛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5.7:29.6:54.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元。

先秦时期,分属胡子国、州来国地。秦分属汝阴、下蔡县地。汉析置城父、山桑县,遂分属汝阴、下蔡、城父、山桑地。南北朝南宋将城父县并入浚仪、北魏于山桑县地置涡阳县,遂分汝阴、下蔡、浚仪、涡阳县地。隋,复置城父、山桑县,遂分汝阴、下蔡、城父、山桑县地。唐天宝元年(年)改山桑县为蒙城县。明洪武中,废城父县入亳州,废下蔡县入寿州,遂分属亳、颍、寿州和蒙城县。清雍正十一年(年),于寿州地析置凤台县;雍正十三年(年),于颍州地析置阜阳县;同治三年(年),析阜阳、蒙城、亳州、宿州地置涡阳县。年5月1日,组建利辛县,析阜阳县王人、王市、马店、胡集4区,析涡阳县阎集、江集、张村3区,析凤台县阚疃、展沟2区,析蒙城县望疃区,共10个区组成利辛县辖区。年,成立亳州地级市,利辛划归亳州市管辖。

利辛县历史悠久,是春秋时期吴楚争雄要地,境内有伍奢冢、禅阳寺、阴阳城、纪家塔、节孝坊等古遗址。清音戏、拉魂腔、淮北大鼓及展沟九曲黄河灯阵被列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利辛县盛产粮食、油料、药材、蔬菜、生猪、山羊、黄牛等农副产品,西淝河鲫鱼、螃蟹、巩店粉丝等远近闻名,利辛贡椿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利辛旅游资源丰富,有许多独具特色的景点,如鸡公山、太白湖、梅山、古城墙、古城门、春秋楚国遗址、秦岭森林公园等。

利辛县行政区划图

2.目标战略2.1发展目标

至年,形成优势互补、底线牢固、竞争力强、品质优良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基本建成安全、绿色、开放、协调、宜居、智慧和富有竞争力的美丽国土。

2.2发展定位

绿色农产品(食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紧扣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强化区域分工协作与互利共赢,以利辛自身特色农产优势为基础,推动品质、品牌提升行动,进一步提升利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建设绿色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集配基地,打造面向长三角的特色农产品交易中心。

田园风光

长三角地区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优选地:全面加强与长三角经济区的产业合作,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培育新兴产业集群。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创建加工贸易园区,形成产业链、供应链补链、强链生产合作,为长三角生产需求提供有效供给,加快建设成为面向长三角经济区的安徽皖北承接产业转移优选地。

绿色循环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提升现代农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率,构建高效、低碳、循环的绿色产业体系。在农业产业复合化、再生资源利用循环化及煤电建产业一体化等方面形成发展示范样板。

2.3城市性质

安徽省以绿色循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工业城市,蓝绿交融的生态宜居城市。

城市风光

3.国土空间总体格局3.1统筹划定三区三线

生态保护红线:将具有重要生态功能与价值的水系、湿地等生态空间划为生态保护红线。

永久基本农田:按照“应保尽保、量质并重、集中成片”原则,保质保量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城镇开发边界:在确保优良生态环境和充足农业生产空间的前提下,按照集约适度、绿色发展要求,结合全县城乡空间格局,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促进空间集约高效利用。

三区三线

3.2优化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一核:以中心城区为城镇集聚发展中心,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发展质量,打造辐射县域城乡空间发展极核。

双心:纳入国家级、省级保护名录的西淝河、阚泽生态湿地,构成县域生态保护绿心。

三区:立足资源禀赋和农业产业发展基础,构筑县域东部优质粮食生产核心区、西部现代农业引领区、南部生态农业示范区。

多廊:以县域内西淝河、阜蒙新河、利阚新河、芡河、乌江、苏沟等主干河流构成县域生态重要廊道。

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3.3创新驱动产业振兴战略3.3.1保障农业空间,促进乡村振兴

构建“一带三区多点”的农业空间格局。

“一带”:即依托优良的生态农业资源,打造沿西淝河生态农业产业带,重点发展经济作物、特色农产品种植等生态农业。

“三区”: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重点培育县域东部优质粮食生产核心区、西部现代农业引领区、南部生态农业示范区。

“多点”:围绕县域农业产业分区,在县域范围内重点培育建设多个现代农业产业园。

农业空间格局

3.3.2强化产业空间,推进高质量发展

依托基础优势,形成“2+3+3”工业产业集群:加速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构建具有利辛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着力做精做优特色优势产业,推进以纺织服饰及煤电循环绿色能源为主导的工业产业集群。

产业格局

取长补短、培育优质物流产业平台和特色小镇,推动物流产业平台建设:以县城为重点建设智慧物流园区、冷链物流园区。大力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培育智慧物流园、冷链物流园等项目建设。

培育文化旅游空间载体:提升西淝河生态景观、挖掘并有序开发马店孜镇、阚疃镇等特色小镇,发展旅游新业态,促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开发阚疃茨淮新河休闲观光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基地等项目建设,支持发展乡村采摘游、农家体验游。

3.4绿色发展生态优先战略

构建“双心八廊多点”的生态保护格局。

“双心”:即纳入国家级、省级保护名录的西淝河、阚泽生态湿地,作为县域生态保护核心。

“八廊”:以县域内阜蒙新河、利阚新河、芡河、乌江、苏沟等主干河流为主要生态廊道。

“多点”:即纳入亳州市一般湿地名录的县域一般性湿地,作为县域生态保护节点。

生态格局

4.城镇发展格局

4.1城乡融合梯度发展战略

“一圈构建,四轴引领、多点支撑”城镇发展格局

“一圈”:依托县城交通、设施要素的辐射带动,培育周边乡镇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打造县域中心区域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圈。

“四轴”:托县域内部主要交通联系通道,形成县域城镇空间带动轴。

“多点”:培育县域各乡镇城乡建设发展,作为县域城镇体系梯度发展支点。

城镇发展格局

4.2构建“1+4+18"城镇等级体系

1个中心城区:中心城区

4个重点镇:张村镇、阚疃镇、西潘楼镇、胡集镇(板集煤电循环产业基地)

18个一般镇:城北镇、中疃镇、望疃镇、王人镇、永兴镇、马店孜镇、江集镇、程家集镇、大李集镇、王市镇、汝集镇、巩店镇、孙集镇、旧城镇、展沟镇、孙庙乡、纪王场乡、新张集乡。

城镇等级体系

5.中心城区格局5.1提升城市空间品质,优化空间结构

构建“双心四区、两带六轴”空间结构。

“双心”:通过空间布局形成的新城区发展中心及老城区发展中心。

“四区”:北部开发区、西部滨河区、东部老城区和南部综合区。

“两带”:西淝河生态哺育带和关联城市南北阜蒙新河景观带。

“六轴”:串联城市发展的腾飞路、世纪大道、人民路、淝河路、向阳路、文州路六条城市发展轴线。

城市空间结构

5.2引导塑造城市特色蓝绿空间

两带:西淝河生态绿带和阜蒙新河生态绿带。

七廊:驻马沟生态绿廊、车辙沟生态绿廊、红丝沟生态绿廊、晴岚溪生态绿廊、揽翠河生态绿廊、早阳沟生态绿廊、醉月溪生态绿廊。

多园:中心城区内部多个城市、片区公园。

6.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把握皖北振兴战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格局: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积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发挥自身基础优势,构筑复合化产业体系临阜倚亳优势,融入区域联动发展格局;强化内向带动,构筑韧性活力城乡格局。

长三角一体化格局

对外链入区域大交通,带动利辛开放式发展:在县域总体发展中,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结合各乡镇发展基础及资源禀赋进行差异特色化引导,同时强化县域内部交通通道建设,构建边界网络化交通网,形成核心引领、片区联动、多点支撑、互补协作的发展格局。

对外链入区域大交通

升级扩容国省交通干线,强化区域对外衔接:强化与周边县市交通联结,推动一系列国、省干道升级建设,改善县域各乡镇交通条件,形成全域快速化、便捷化、网络化交通格局。

网络化交通格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6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