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纸泄露秘密,日军一发炮弹落在新四军会场

作者:武陟东旭

年6月1日,安徽涡阳县北新兴集。

清晨8时许,豫皖苏区委和第6支队正在阅兵,多名日军向他们扑来,而支队司令员兼政委彭雪枫正在台上讲话。

彭雪枫和陈毅(右)

6支队成立于年2月1日,是新四军游击支队改编的,司令员和政委由彭雪枫担任,副司令员为吴芝圃,参谋长是张震,政治部主任是开国中将萧望东。

这一天,晴空万里,艳阳高照,战士们士气高昂。

当天除了阅兵,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纪念五卅运动15周年。

既然是阅兵,参加的全是6支队的精英。

第1、2、3总队各有一个主力团,2团及宿县独立团一部,还有支队直属队,以及抗大第四分校、特务团等部,一共8个团。

日军来这里,并不是误打误撞,而是有备而来。

说来让人诧异,日军得知新四军开大会的情报,有一个重要来源是部队报纸刊登的消息。

这一时期敌强我弱,新四军有什么活动应当高度保密,但情况并非如此。

其中一个原因,是彭雪枫智勇双全,能力很强,对付敌人总是游刃有余。

彭雪枫的资历很深。年初,彭雪枫就来到上海的总部工作,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

彭雪枫足智多谋,能征善战,是在战斗洗礼中成长起来的一位杰出战将,无论是年的长沙战役,还是年2月攻克娄山关,以及攻克遵义城,他都立下了赫赫战功。

彭雪枫除了能带兵打仗,还建立了根据地,同时很有文化、理论底子好,著有军事专著《游击战术》《战略战术讲授提纲》等,这样能文能武、实力超群的干部,在我军高级将领中是不多见的。他后来名列36位军事家,可谓实至名归。

抗战时期,彭雪枫领导的队伍发展速度很快。

年9月,彭雪枫在竹沟游击队只有人,到了年6月,已经壮大了40多倍,达到1.9万人,刷新了抗战时期杨成武保持的扩充记录。

杨成武的独立团,也是用了这么长时间,由人扩展到人,受到首长的称赞。

彭雪枫带领的新四军6支队战斗力很强,并不把一般的日军袭扰放在眼里。

为了迎接这次大会的胜利召开,6支队的报纸于5月下旬就发布了即将举行五卅15周年纪念大会的消息。

虽然是军队办的报纸,主要面向部队,但发行量大,事实上对外界很难保密。

报纸不光在6支队活动的地区发行,还一度发行到延安和蒋统区。不光是抗日军民,日军也能找到这份报纸。

日本人重视情报工作,为了跟大清开战,他们进行了长达十多年的情报搜集工作。上世纪60年代,他们从铁人王进喜的公开报道中,分析出大庆油田所在的位置。

日军特高课一直通过这份报纸,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6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