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连日来,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社区工作者闻令而动,把“敲门行动”作为联系群众、防控疫情的重要手段,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主动下沉基层一线,深入了解居民近期活动轨迹、“两码”等实际情况,帮助解决困难问题,全天候提供贴心服务,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助力亳州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党员巾帼绽放芳华
高廷芳(中)帮助社区上门“扫码”
近日,为准确掌握居民的动态情况,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蒙城县城关街道黄海社区开展“敲门扫码”行动,党员志愿者高廷芳积极投身“疫”线,助力扫行程码、安康码行动,确保一户不漏、一人不漏。
“我是一名党员,也是财富广场小区的业委会副主任,对居民情况比较熟悉,让我加入扫码工作吧,也算是为抗疫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敲门扫码”行动开始后,高廷芳主动请缨,要求加入扫码行动。
“这家有三口人,夫妻俩在开发区门窗厂上班,孩子是逍遥路小学五年级学生,没有外出人口。”在财富广场小区7栋户,高廷芳向黄海社区疫情防控人员介绍。不过,为了安全起见,她还是对这户居民说,请打开行程码和安康码,这样能更好地保护大家的安全。
“行程码会显示您14天之内到过的城市,扫安康码会显示颜色是否正常、是否已完成疫苗接种。”每到一户,高廷芳都会耐心地向居民介绍扫“两码”的重要性,同时嘱咐居民出行一定要戴好口罩,做好疫情防护措施。
高廷芳的儿子在乡镇上班,儿媳在合肥上班,两人都不经常回家,因此她既要照顾身体不好的爱人,还要看护好年幼的孙子,但这依然阻挡不了她参加抗“疫”的这份热情。在她的帮助下,黄海社区的“敲门扫码”行动进展非常顺利。
高廷芳用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奉献自我,以柔肩扛起责任,绽放出温暖又强大的巾帼力量,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党旗在防控“疫”线高高飘扬。(记者 李鹏 通讯员 徐君)
逐户排查防控疫情
工作人员帮助老年人查验健康码
“您家里近一段时间有从外地回来的吗?”“家人有去过高风险地区吗?”“您好,请扫一下行程码和安康码”……连日来,一场疫情防控“敲门行动”在蒙城县城区迅速铺展开来,庄周街道仁和社区工作人员逐户排查辖区居民近期活动轨迹,并宣传健康防疫知识。
社区工作人员对辖区内所有户籍人员及常住人口进行“地毯式”排查,挨家挨户敲门询问居民近期活动轨迹,并且扫双码核验。对于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社区工作人员将录入身份证号或手机号,进行安康码核验。若有高风险区返回的人员,将集中隔离14天后再居家隔离7天。
同时各小区运用社区小广播、流动宣传车分专题、多层次开展相关法律、相关政策、周边态势、防疫知识以及保障措施等宣传,引导广大群众不信谣、听官宣,做好日常“一米线”“戴口罩”“分餐制”等自我防护措施。(记者 吴宛谕 通讯员 高会美)
医护人员走村入户
“你的血压有点高,平时你要注意一下,不要吃太多咸的东西,要低盐饮食……”4月4日上午,涡阳县临湖卫生院内科医生王海珍正在为群众测量血压,讲解健康常识。
据了解,结合疫情防控,该院开展了“爱在院区,温暖你我”为主题的疫情防控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每一位医护人员都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雷锋精神,也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临湖卫生院院长王桂平说。
在开展日常疾病救治的同时,在“敲门行动”中,该卫生院还成立了两个核酸采集小组,下乡入户为本镇外出返乡人员采集咽拭子。“我们的医护人员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早上六点就下乡入户采集核酸,工作强度非常大。”王桂平说,卫生院每个科室都在学雷锋,在这次疫情防控期间,人人在岗、人人守岗,人人志愿参与抗击疫情。(记者 丁圆 通讯员 高亚男)
精准发力筑牢防线
“你好,家里有外地回来的亲人朋友吗?如果有,请主动到村里报备。”自出现疫情以来,蒙城县立仓镇积极开展“敲门行动”,全面发力外地返乡人员排查,织紧织密疫情防控“大网”。
据了解,立仓镇22个村成立了“敲门行动”工作领导小组,镇村干部、“三长”、网格员、驻村工作队、党员志愿者快速响应,发挥网格包保作用,全方位、全覆盖摸排外地返回人员,按照“以房找人、一户一表、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原则,确保做到人数查清、位置查清、管控查清。
在“敲门行动”中,疫情防控人员分组行动,逐户敲门,逐户逐人查看“两码”,详细询问旅居史、疫苗接种次数、最后核酸检测时间、家里是否有外地返乡人员、家中在外务工就学人员等情况,逐一做好记录。
立仓镇还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宣传疫情防控政策,通过“村村通”广播每天不间断播放疫情防控倡议书,利用流动小喇叭、宣传车不间断播放疫情最新形势及防控措施要求,引导群众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提醒返乡人员及时报备,倡导群众“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返乡”,对群众反映问题第一时间收集、调处、反馈。
通过“敲门行动”,面对面、零距离了解了群众的实际需求,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为疫情防控工作拧紧了“安全防控阀”,筑牢了疫情防控“铜墙铁壁”。(记者 李鹏 通讯员 李建军 马文照)
连日奔波累昏“大白”
4月3日上午,利辛县城关镇新河社区核酸采集登记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中,来自社区的工作人员、志愿者和医护人员一起坚守在各自的抗疫岗位上。繁忙的身影中,正在开展上门核酸采集登记的工作人员李杨忽然昏倒在地,让人心疼不已。
连日来,为外防输入,该社区组织由社区工作者和医务工作者组成的抗疫工作小组开展“敲门行动”,每天对辖区内的外地返乡人员进行逐一排查,督促他们落实居家隔离,定时开展核酸检测等。社区工作人员李杨正是抗疫工作小组中的一员,从加入到工作小组后,她已经在岗位上连续工作了15天。
当天事发时,李杨所在的工作小组已经连续为小区内的14户返利人员做了核酸检测登记,连续上下楼梯造成体力消耗巨大,加上防护服的湿热,让持续劳累多日的身体有些吃不消,最终晕倒在地。记者闻讯赶到现场时,李杨已经被同事们送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处于半昏迷状态的她,浑身抽搐,精神十分萎靡,一起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同事们,为她脱去防护服,擦拭降温。
“我们已经给她测量了血压和心率,都处在正常值,可能是太疲劳了。”新河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黄忠献表示。
据了解,这已经不是李杨第一次晕倒在抗疫一线,就在3月28日为辖区内的学生做核酸检测时,她也出现过一次短暂昏厥。“最近一段时间天气开始升温了,一直穿着防护服在一线工作,还要不停地说话、活动,特别忙的时候会觉得闷热气短。”李杨表示,自己经过及时治疗感觉好多了,待身体恢复后,会尽快回归到工作岗位,继续疫情防控工作。
在利辛县疫情防控主战场,城关镇像李杨一样日夜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的镇村干部、志愿者就有多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紧的时刻,我们将继续坚守在疫情防控最前线,做好人口摸排、环境消杀、入户核酸检测、织密疫情防控防线,坚决做到疫情不散,我们不退。”利辛县城关镇党委书记潘立新表示。(记者 李锦文 通讯员 王学元)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