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俺叔,本就该让着你,吵来吵去还让别人看笑话。”“听了‘门诊’律师的劝导,我也想清楚了,既是亲戚又是邻居,和和睦睦的多好。”日前,涡阳县石弓镇耿楼村的王新敬和王民立叔侄俩在“法治门诊”律师的调解下,终于握手重归于好。
今年3月初,王新敬和王民立叔侄因宅基地问题起了纠纷,关系一度“剑拔弩张”,每次见面都争得“面红耳赤”。了解问题后,耿楼村“法律门诊”律师唐凤龙及时下村了解双方当事人的情况,走访村干部、村民,实地查看两家宅基地现状,还取得了大量的证人证言。
“相关证据准备好以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很快就处理好了叔侄俩的‘积怨’。”唐凤龙说。“在律师、村书记出面调解下,我们重新量了宅基地,达成了一致意见,没有任何怨言。”王民立说。王新敬也表示:“处理结果很满意,再也不会有争吵了。”
据了解,年8月,涡阳县在村级探索开办“法治门诊”,将各类法律服务资源聚合起来,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处、普法、公证、法律援助、诉讼代理等一站式、全业务公共法律服务,形成电话随时“询诊”、实地半月“接诊”、突发情况及时“巡诊”的法律服务新模式,打通法律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法治医生”由村级法律顾问担任,按照服务项目要求,村级法律顾问每半月到“法治门诊”坐诊,每月在服务村开展一次法治大讲堂,宣传普及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法典》《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指导村委会开展村民自治;通过连心卡,随时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在农村,宅基地纠纷、土地纠纷、婚姻纠纷等问题很常见,处理过程中,从法理出发,矛盾双方都很认可处理结果。与此同时,我们‘坐诊’律师还积极进行普法宣传,让群众学法、懂法、守法,遇到问题寻找法律途径解决,将基层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唐凤龙说。
据统计,今年3月份以来,涡阳县个村级“法治门诊”律师坐诊次,解答群众咨询余人次,且无一起反复案例,当事人都心服口服。
“大事小事不出村,矛盾问题化解在基层,‘法治门诊’引导群众‘信法不信访’,为村级事务把好‘法治关’,让公共法律服务更有温度。”涡阳县司法局局长陈涛表示,下一步,将探索“法治门诊”网上预约、掌上办等形式,努力使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记者武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